央行降息3碼 降幅達27% 史上最大
----> 這個標題應該是錯的 史上最大應該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六碼的時候 ,看第二則標題也可以大概猜出有問題
更新日期:2008/12/12 04:37 陳碧芬、陳美君/台北報導
對抗全球經濟衰退,台灣出現史上最強的貨幣對策,重貼效率單次調降幅度高達27%!央行第4季理事會決議,調降貼放利率0.75個百分點(3碼),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持續降息有助於提振內需,減輕個人及企業資金成本負擔,並提高對銀行信用需求量,增加銀行的貸放意願。
央行自9月下旬開始降息,至昨天的理事會決議,已持續4次降息,合計調降1.625個百分點,總計調降幅度約45%,讓市場的資金成本減了近半。今天起,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調整為2.00%、2.375%及4.25%。
此次降息3碼、降息幅度高達27%,相較於過去,雖曾有1974年9月調降6碼、1982年12月時調降3碼,但這2次因為石油危機期間,所進行利率調整,降幅都沒此次來的大。
祭出如此強烈的貨幣政策,彭淮南否認是被其他國家競相降息所影響。他說,「貨幣政策不是賽跑」,須要基於自己國家經濟、金融情勢,予以考量,央行對於2009年經濟成長的預估值,採用主計處的GDP成長率2.12%、CPI 0.37%,明年物價上漲壓力已消退。他對出口成長連3個月衰退,及今年下半年國內經濟轉呈負成長,顯得相當擔心。
彭淮南強調,央行以降息,來持續營造寬鬆的貨幣環境,是不夠的,必須有各種政策工具的搭配,政府積極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陸續推動各項振興經濟措施,才能有效激勵國內景氣。
由於猛力降息,造成廣大存款戶的立即損失,彭淮南說,開會前,他自己也收到很多民眾的來信與電話,希望不要一直降息,「我個人也有存款,我可以了解大家的心情」,但基於總體經濟的政策考量,採行寬鬆貨幣政策有助於景氣復甦,「央行把餅作大」,當經濟好轉後,全民都可望受益。
央行再降息3碼 26年來最猛
更新日期:2008/12/12 04:37 黃琮淵/台北報導
連續四次降息還不夠,中央銀行昨日宣布再降息三碼(○.七五個百分點)救經濟,創下第二次石油危機後,近廿六年來單次最大降幅。自此波金融危機以來,央行三個月內五度降息,累積降幅達一.六二五個百分點。降息力道愈來愈強,顯示經濟衰退已無可避免,央行也只能「下猛藥」應戰。
央行破天荒大舉降息,目的在減輕企業及個人資金成本負擔,並增加銀行貸放意願、提振內需。與二○○一年,科技泡沫化時的利率低點相較,昨日調降後的利率仍高出兩碼半,外界預期,央行明年上半年將持續降息,以挽救經濟頹勢。
相較於央行過去調息,停留在半碼、一碼的幅度,昨日一口氣降足三碼,引起金融圈軒然大波。對此,央行總裁彭淮南強調,這是基於總體經濟的政策考量,但不代表過去的「微調」作法就不對;他說,別國央行一次降一.五個百分點,台灣降○.七五個百分點,「比較起來,這也是一種微調」。
面對全球央行史無前例的大降息,彭淮南說,各國經濟情勢不同,「貨幣政策不是賽跑,不是台灣快或慢,也不是別的國家降多少,我們就要比大、比猛」。他並解釋,有些國家一降就是六碼、七碼,那是因為較慢開始降息,「但我們早在九月理監事會時,就先降了第一次」。
在央行宣布降息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和短期融通利率,分別降至二%、二.三七五%及四.二五%。市場預估,央行今日將同步調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七五個百分點,引導銀行利率走跌,預期各行庫將再掀一波降息風。
此外,為激勵國內景氣,央行昨日也宣布,將明年貨幣總計數M2目標區,由現行的二%至六%,調高至二.五%至六.五%,以營造更寬鬆之貨幣環境。
下猛樂救經濟 5A總裁梭哈
更新日期:2008/12/12 04:37 黃琮淵/新聞分析
三碼,是○.七五個百分點,一個很小的數字,如果要換算成小數點,還得再加上兩個零,變成○.○○七五。主掌央行的這十年裡,央行總裁彭淮南,從未想過這個數字,一來是過去的經濟情勢,不需用到這個數字;二來是一旦用到這數字,就表示即將面臨的經濟,「真的不妙」。
過去幾年,慣用溫吞式的微調基調,甚至被外界笑稱「蝸牛式降息」,對彭淮南言,實在也很悶。在經濟起飛的背景,那個央行總裁不愛「豪氣干雲」,最好是一次就能升個兩碼、三碼,以高利率支持高經濟成長;但彭淮南沒辦法這麼做,只能在抗通膨與拚經濟的夾縫中求生存。
有人說,彭淮南昨日降三碼,是相當掙扎的決定,畢竟,就歷史經驗來看,也確實如此。但若說是跟進他國「比猛」,彭淮南也不服氣,這從彭淮南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降三碼不是下午才決定,所以絕不是受韓國(按:南韓昨早降息四碼)影響」,顯然央行對這次大降息,是早有定見。
三碼,能不能救經濟?恐怕連彭淮南都沒把握,這從彭淮南昨日的「中藥說」,很明顯能推出脈絡;但不降三碼,恐怕連救經濟的機會都沒。因為景氣衰退、出口連三月負成長、經濟成長率轉負、失業率升高,台灣的經濟前景,就像躺在加護病房,即便下猛藥可能會有副作用,但若連下猛藥的勇氣都沒,重症者可能就「直接抬出去」、沒救了。
身繫五A總裁的榮銜,彭淮南現在做事步步為營,就怕「砸」了自己招牌,只是,現在他沒得選,他必須「賭大的」,而這豪賭決定了他的名譽,以及台灣經濟是否能起死回生。
面對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單靠貨幣政策難以回天,這一點,彭淮南心知肚明,所以他昨日大聲疾呼,「須以各種政策搭配,效果才會好」。接下來,就看各部會能否合作無間,挽救岌岌可危的經濟,否則,即便央行招數盡出、降無可降,甚至折損一位央行總裁,台灣的經濟都難以翻身。
消極放款銀行 央行將拒融通
更新日期:2008/12/12 04:37 黃琮淵/台北報導
景氣直直落,企業身陷資金調度危機,央行總裁彭淮南昨日撂下狠話,若銀行不願對企業積極放款,央行將拒絕銀行購買央行NCD(定存單)。彭淮南表示,除了持續對銀行進行道義上說服外,也會採實際作為挺企業,他並提醒銀行「不要只會把錢往央行送」,要積極放款。
央行所發行的NCD,類似銀行轉存款性質。一般來說,銀行收進民眾存款後,主要用以放款賺利差,但若放不出去,則藉由購買央行NCD,由央行支付利息,藉以紓解資金去化無門的壓力。但若銀行不願放款、央行亦不願收,銀行只能把錢存在金庫中,卻還是得付給存戶利息,久而久之,銀行也會「凍未條」,算是相當嚴厲的懲罰。
外界原本預期,央行可能同步調降利率、存款準備率,釋放更多資金至市場,藉以搶救經濟,對此,彭淮南也做出解釋。
他說,如果只調降存準率,這些錢會流向銀行,銀行又會把錢拿來央行買定存單,「繞了一圈,卻沒有實質效用」,考量會有這種情況,才決定採大幅度降息,營造對企業更有利的籌資環境。
彭淮南說,維持相對高的存款準備率,讓銀行留多一點準備金在央行,一旦發生流動性危機時,央行也才有「子彈」去救。但他強調,國內銀行目前沒有流動性問題,請大家放心。
彭淮南表示,央行大規模降息,並期望縮短貨幣政策的傳遞時間,但若資金還是留在銀行,沒有下放至企業,就失去降息的意義。他說,銀行要發揮資金中介的功能,而央行也會緊盯銀行授信情況,如果放款萎縮,只想著把錢往央行送,央行也不會再接受這些銀行的NCD申購。
對於企業所遇到的資金困境,彭淮南說,這部分政府已經在做,包括擴大信保基金的資本、增加中小企業保證成數,都是為了幫企業度過難關。
降息3碼 央行逼長線資金進場
更新日期:2008/12/12 04:37 張志榮、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昨日大幅降息3碼,大額定存利率將降到1%以下,首購房貸利率更有可能跌破2%。對於央行大手筆降息,市場人士判斷,將迫使長線資金流向台股及房市。
對抗全球經濟衰退,央行昨天召開理事會決議,調降貼放利率3碼(0.75個百分點),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持續降息有助於提振內需,減輕個人及企業資金成本負擔,並提高對銀行信用需求量,增加銀行的貸放意願。
瑞展產經公司董事長陳忠瑞說,股市及房市信心脆弱,企業面臨資金週轉壓力,而央行大幅降息,將讓存放利率同步下降,迫使長線資金從銀行體系撤出,轉向股市、房市尋求較高的報酬。
台股一周來出現熊市反彈,外資在過去4個交易日內買超台股272億元,將大盤推升至4,600點,這些先前看好中國振興經濟方案進場的資金,紛紛由中國與香港股市轉來台股,均為長線資金,主要鎖定大型科技權值股。
據瑞士信貸證券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席瓦(Sakthi Siva)統計,國際資金在本週前3個交易日共計買超亞太區股市11.11億美元,但買盤高度集中在台灣與南韓,分別買超5.98與4.79億美元。
席瓦表示,從10月27日低點反彈至今,亞太區科技股漲幅僅6%,遠遠落後金融股3成,吸金力道不言可喻。
國際資金積極回補台股的跡象,歐系外資券商主管認為有兩項:一、買超金額逐步放大,從8日的39億元擴大到11日的79億元;二、買進金額由先前的低於100億元放大到昨天的逾200億元,以目前台股市值與個股股價來看,逾200億元的買進金額幾乎已回到全盛時期的水準。
歐系外資券商主管指出,這些外資買盤都是貨真價實的長線資金,因對沖基金倒的倒、還沒倒的也不願選在年底貿然進場,他前陣子到香港與新加坡拜訪客戶(marketing)時發現,「大家談的不是何時要賣股票,而是何時可以買股票、且有哪些股票可以買。」
公告版位
- Dec 14 Sun 2008 21:41
由央行降息3碼窺探彭懷南的操作手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