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象中,大概是快十年前的往事了,那時候還在台南唸書,正值畢業前夕即將返回台北前的某天夜裡,那天姨丈跟我說了一段我不太明白的話,他一個人很沮喪又像是在自言自語的告訴我說
「XX,我活了快四十年,卻還不曉得錢該怎麼用」(在景氣好時姨丈跟阿姨有好幾棟房子但卻也跟銀行貸款了一大筆錢,在景氣反轉之後一個月的貸款就要20幾萬,無以為繼,房子也就陸陸續續被銀行查封了)
當時的我,不曉得該怎麼回答姨丈,也不太懂姨丈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只是一直濛濛懂懂把這個困惑放在心裡,那一年我22歲.
斗轉星移,十年之後,現在的我,有時候出門在外呢,或許是恰好在金融業工作的關係,很多人都以為我是理專,但縱使如此,我到今日仍不明白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時甚至是連一般人覺得無須思考的銀行定存,對我其實也是個複雜的難題!
想要回答就讓我先從定存開始說起吧.

定存--線上定存--能存十筆就絕對不存一筆,方便隨時解約動用,因為這個習慣,時至目前各家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的同時,依舊保有多筆2%以上的定存資金
--高利活存--把所有到期及調度用的資金,統籌轉入如匯豐或渣打銀行的高利活存帳戶(後者到二月底前活存利息為2.38%),每月跨行轉帳或提領15次免費,網銀系統採動態密碼,縱使鍵盤被駭客側錄,也無法盜領,安全性頗高
資金存放在銀行的風險,並不在於中央存保之保障,重點在於檢核各銀行的逾放比高低.(另政府機關沒告訴你的一件事,雖然中央存保對存戶的存款有理賠,但並沒有說「何時會理賠」)
外幣--很久以前富達投信的季崇慧經理,曾經對當時偏弱的美金局勢說過一段話,「今日美金雖弱,但只要他日中東戰事一起,屆時誰與爭鋒」,對照今日台幣美元匯率已經突破33.5關卡甚至34.0都是有機會碰觸的當下,局勢越亂美元越強,已是必然.
至於什麼恢復金本位的鬼話,朋友們聽聽就好不用太放在心上;對於外幣我心中的看法是「你可以不用對於每種外幣的走勢都擅長或瞭解,但是卻必須至少有一項外幣是你自己擅長的」這是我的看法,而在評估NT VS US,也別忘了同時將台灣與韓國的局勢一併列入考量,三者有密不可分的連帶關係;

雙元外幣--有關DCD這項咚咚,....JT才疏學淺基於篇幅的關係,無法在此用三言兩語說明,故暫不分享

先付錢給自己--一般人的習慣都是先付錢給別人,基於「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這本書中提到的概念,我決定先付錢給自己
所以由今年開始買了XXXX的儲蓄險,購買前除了比對各家的產品外還需檢核該保險公司的的財務狀況以及RBC法定資本適足率,購買後在剛好又看到2008年數字週刊第399期提到的「壽險業鉅額投資虧損慘不忍睹」,
覺得還滿幸運的是,自己選的保險公司是極少數幾家RBC指標在200%的.
保險--原則上除非朋友問我,JT並不愛與人談保險,至於原因嗎認識我夠久的話,我相信你會知道.
不過有幾個原則還是可以稍稍分享一下,就是我一直覺得不要想靠保險來賺錢(因為讓你賺錢的話,保險公司是要賺什麼),不要把複雜的東西搞在一起(比方說投資型保單)
儲蓄險可買也不可買(原因在於利率、通膨以及保險公司的營運狀況都要評估),最後想介紹的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保險資料庫(http://pivot.tii.org.tw/database/insurance/index.asp),藉由這個網站可以同時比較市面上所有的保險產品
這樣比較不會有見樹不見林的困惑,....「保險資料庫」是不是從來沒有聽過有保險業務員跟你提過這個網站,因為她們是保險員所以她們不會告訴你這項訊息,那為什麼我會知道這個網站,記得很久以前有位朋友這樣問我,原因也很簡單,就是JT不是業務員才會告知親朋好友
這項消息哩.

錢以力取財以智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oeilu 的頭像
    koeilu

    中一貝之家

    koei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